世界氣象組織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10日發佈報告說,得益於國際社會協同致力於減少排放消耗臭氧層的物質,地球臭氧層有望在未來幾十年內得到恢復。
  兩個組織當天發佈的《2014年臭氧層消耗科學評估報告》摘要版指出,國際社會於1987年達成的《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簡稱《蒙特利爾議定書》)為減少消耗臭氧層物質的排放作出了巨大貢獻。基於《蒙特利爾議定書》及相關協定開展的行動成功降低了曾用於冰箱、噴霧器、絕緣泡沫塑料和滅火器等產品的氟氯化碳和哈龍等氣體在大氣中的豐度。
  報告指出,如果能夠全面遵循《蒙特利爾議定書》,中緯度地區和北極上空的臭氧層有望在本世紀中葉以前恢復到1980年的基準水平(臭氧層出現嚴重消耗之前的水平),南極部分地區有望在晚些時候恢復到這一水平。
  不過,該報告警告說,替代消耗臭氧層物質的氫氟碳化物對於臭氧層無害,但包含多種強效溫室氣體,氫氟碳化物正在以年均7%的速度增加。如任其發展下去,氫氟碳化物在數十年後可能會成為導致氣候變化的極其重要因素。《2014年臭氧層消耗科學評估報告》由來自30多個國家的200多名科學家編寫和審查,為4年來首次推出的全球臭氧層最新綜合報告。
  科學家把這種積極變化歸功於全球對某些製冷劑、發泡劑的限制使用,同時說明只要全球行動,人類可以抵制或者延緩生態危機。
  負責近4年臭氧水平評估的美國航天局科學家保爾·紐曼說,2000年至2013年,中北緯度地區50公里高度的臭氧水平已回升4%。“這是外交勝利,也是科學勝利,因為事實上,我們能夠共同發揮作用,”化學家馬裡奧·莫利納說。1974年,莫利納與舍伍德·羅蘭共同發表了有關臭氧損耗的科學預測研究,併在1995年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綜合新華社稿)
  1979
  1989
  2006
  美國航天局提供照片顯示:南極上空臭氧層空洞變化。
  臭氧層是地球的大氣防護層,可有效防止某些太陽射線對地球生物的傷害,已證實的太陽射線傷害包括引發皮膚癌、農作物減產等。聯合國先前發佈報告稱,如果各國不採取行動,到2030年前,全球每年可能新增200萬皮膚
  癌患者。臭氧層自上世紀70年
  代末被髮現出現明顯損
  耗。
  臭氧層
  小資料
  (原標題:好消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f81wfgnj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